非标自动化是指根据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艺要求,专门定制的一种非标自动化设备。它属于自动化领域,是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设计和定制设备功能的自动化机械生产设备。操作方便灵活。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减,定制化程度高。常用于工业、电子、医疗、卫生、航空航天等领域。
作为一个系统工程,它由5个单元组成:①程序单元。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做。②作用单元。施加能量和定位。③传感单元。检测过程的性能和状态。④制定单元。对传感单元送来的信息进行比较,制定和发出指令信号。⑤控制单元。进行制定并调节作用单元的机构。
非标自动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,包括理论、方法、硬件和软件等,从应用观点来看,研究内容有过程非标自动化、机械制造非标自动化、管理非标自动化、实验室非标自动化和家庭非标自动化等。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业政策的支持,我国非标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,以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设备、智能控制系统、直角工业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、新型传感器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,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突破。
图片
近年来,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工业自动化设备这一领域,特别是非标自动化设备,它不像传统普标设备那样制作简单,而是以灵活的量身定制、操作方便及功能多样给工业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。
非标自动化设备最早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,随着汽车向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方向发展,对汽车生产制造的智能化、柔性化提出更高要求,由此带来了产线新增及改造需求,进而带来非标自动化设备产业机遇。近年来,随着锂电、光伏、3C制造、半导体等行业迅速发展,新增产线设备投资以及现有产线设备升级改造的需求旺盛,带动了这些行业领域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市场迅猛发展。2020年,我国非标自动化设备规模达到了3902.5亿元,到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4200亿元。
目前,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,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劳动力成本不再低廉,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线将面临人工向机器自动化的改革。同时,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转型阶段,由低端制造业大国向高端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需求已迫在眉睫。随着经济调结构的大幕拉开,实现转型的企业会能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和优惠政策,与之相反,高耗能、高污染、低效率的企业将会面临淘汰,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促使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,工业企业通过大量运用自动化、智能化装备,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,占领行业至高点。因此,未来随着经济转型、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,制造业生产自动化、智能化改造需求将进入快车道,从而带动非标自动化市场快速发展。
未来非标自动化设备将会更具备柔性化生产,适应不同的工艺和生产需求,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生产线的变化,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与此同时,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不断发展,非标自动化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。设备将能够通过学习和适应性算法来优化操作,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精确度。注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,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;伴随人机协作,设备更具智能化感知和响应能力,能够适应人类的工作方式和需求,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操作。